常见应用场景大起底:生物降解塑料用在哪?
2024-09

自2020年发布“限塑令”以来,生物降解塑料的市场快速增长。在生物降解塑料的推广和宣传下,“可降解”等同于“环保”的概念开始被大众熟知并接受。
然而,生物降解塑料是否在所有情况下都“可降解”?在任何场合都适合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吗?生物降解塑料又真的“环保”吗?事实上,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,仅有少数场景使用生物降解塑料替代是有正面环境效益的。
农业
少量替代即可大幅改善环境泄漏问题
农膜是适合生物降解塑料应用的产品之一,这跟农膜的低回收率有关,如果放任传统塑料地膜进入土壤,将会造成土壤板结、肥力下降的问题。如果使用生物降解农膜替代传统农膜,生物降解农膜可以直接在土壤中降解,无需回收。这不仅能减少塑料污染,还能减少垃圾处置的劳动力和成本。
清华大学团队联合中国石化,在新发布的《可降解塑料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政策支撑研究报告》中分析指出,采用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地膜,能大大改善塑料的环境泄露问题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根据当下生物降解塑料在各场景的使用量来看,农业领域的生物降解塑料用量少。如果2023年实现35%的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农膜,农业领域的生物生物降解塑料用量将不超过50万吨,预测同年总产能近1800万吨。如此少的用量却能带来巨大的改变,如果能实现35%的替代,到2023年环境泄漏改善率将达到50%。即使仅实现15%的替代,对环境的改善率也能达到25%。
研究建议,从环境泄露改善率角度看,可以将行政成本投入环境泄露问题更加突出的农业领域。
相比之下,在生活源整体替代场景中,即使将政策约束范围内100%的传统塑料制品都替代为生物降解塑料制品,2023年,该领域的生物降解塑料用量将达到近400万吨。然而,大量的替代对于环境泄漏改善率的提高仅为20%左右。
据计算,以生活源头100%替代的路线,要去实现农业领域15%的替代所达到的25%的环境改善率,需要使用近20倍的生物生物降解塑料用量。这意味着,在生活采取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,首先需要大量生物降解塑料,容易产生浪费问题;其次,环境泄漏改善率较低,效果不甚可观;在生活领域实现100%替代,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监督、管理,行政成本较高。
上一页:
下一页: